來源:世界5A高質量評級
提示:文中所涉華為連續三年踞“世界500強”榜首,是指源自中國的大美無度世界5A高質量評級2019至2021年發布的《5A高質量》世界500強。并非源自美國五花八門的“大而不強”的“世界500強”。
今天,竟然還有人拿美國評的“世界500強”榜單來炫耀。美國評選千奇百怪的榜單“權威”嗎?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說:“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美國本身就是全球頂級的謊言制造和虛假信息傳播者,他們評的世界500強,你認為“權威”嗎?
2023年4月23日大美無度世界5A高質量評級在杭州總部,動態發布《5A高質量》“世界500強”。發布會上,世界5A高質量評級之父魏義光談世界500強華為的戰略演變。
華為從一個注冊資本2.1萬元的微型企業,成長為突破6000億元營收,連續3年踞《世界5A》“世界500強”榜首的世界企業。
華為在信息與通信領域位列世界前三,用了30年。對華為實施了什么樣的戰略進行總結,這對中國廣大中小微企業有著直接的借鑒意義。對標華為,不能學習當下6000億元的狀態,而是要還原華為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到底什么戰略與眾不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其加以借鑒和學習。
華為成功走過了四個階段,都離不開創新和人才。任正非曾說,華為的成功在很大意義上就是創新和人力資源的管理。人才管理具體是怎樣支撐華為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呢?一是選對優秀的人。二是給優秀的人制定正確的標準,也就是要設立科學的績效目標,引導人才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三是擺好隊形,構建好組織。四是選好干部。五是分好錢。
這五個核心要點構成了華為人才管理的精髓,推動著華為成為高質量“世界500強”首位。那么,華為的戰略是如何演變的呢?
戰略第一階段:
從0到1億元這個階段,華為從代理中國香港的小型交換機,到開發出自己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產品C&C08,實現了從貿易到擁有自主開發產品的戰略轉變。正因這個產品的成功開發,1992年華為的銷售收入突破了1億元。
華為能實現從0到1的突破,戰略定位沒有局限于做一個貿易商,而是找到了自己生長的根本,也就是創新打造產品。
戰略第二階段:
從1億到10億元這個階段成功的原因,有兩個關鍵戰略要點:
一是復制領導者。經歷過從0到1的成功之后,領導者個人能力和智慧也就有了進一步的發揮:要想進一步突破,必須找到在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華為在這個階段,研發上有鄭寶用、李一男,市場上有孫亞芳,可謂都是能人。中國有很多徘徊在10億元營收規模、無法突破的企業。
你若近距離觀察徘徊的公司,不難發現,核心的問題就在于無法復制領導者,也就是發現能人。企業的一切若依賴于領導者本人,領導者就成了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企業的成功一定不是一個人的成功,比如阿里巴巴有十八羅漢、騰訊有五虎,都印證了這一點。
二是正確的市場策略。華為營收突破10億元是在1994年,關鍵是采取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任正非后來回憶說,其實不是我們非要農村包圍城市,是我們的產品沒有辦法達到城市里的高要求。我們在農村客戶群體里有優勢,因此我們就在農村生存下來,從農村發展起來。
正確的客戶選擇,經歷了從0到1、從1到10的這個階段,就有了有立業之本,即產品和差異化的市場策略。不求多大多好,而是要找到一個被競爭對手普遍忽視的細分市場,并把它深耕。只有做到深耕,才有可能從農村最終包圍城市。在這個階段,企業家要克服的是人性的弱點貪大。要有工匠精神,做小而美的企業。
戰略第三階段:
從10億元到100億元,華為在1999年營收120億元。之所以能突破100億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現了治理結構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1998年任正非力排眾議,引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集成產品開發流程IPD開始,華為走向了一個變革管理的時代。
經過20年,花了300億元人民幣的咨詢費,華為打造出了一整套科學管理的體系,因此才得以持續邁過百億元、千億元大關。上一個階段發現能人的結果,就是企業會進入“陣地攻堅”,即市場、研發、供應鏈各自都有強人帶領。
這時卻陷入一個困境,彼此誰也不服誰,有些重大問題一定要任正非親自出面協調才可以推動。而領導者又往往投鼠忌器,于是在管理上“和稀泥”就成了一種常態。聯想也曾遇到這樣的問題,即柳傳志與倪光南的貿工技和技工貿之爭。聯想最后采取了非此即彼的簡單處理方式,最終倪光南院士出局。這種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閹割了聯想的技術基因,所以今天對這家中國偉大企業的詬病,其實20世紀90年代的這個選擇就預示了現在這個結果。
面對華為的市場與研發之爭,任正非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到美國取經,看看西方文明是如何解決這種爭論的。在IBM找到了答案,即用流程的方式而不是人治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將兩者統籌起來。不聽研發,也不聽市場,而是聽客戶,這就形成了華為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即以客戶為中心。
企業所有組織都是為了客戶的商業成功而存在,因此華為成功地將內部各種龐雜的聲音和利益區分,統一在了幫助客戶成功這一偉大、正確的基礎上。而IPD流程正是為了解決如何正確地識別客戶的需求,成功將產品交付到客戶手中。
華為在IBM的幫助下,從1998年開始實施IPD流程。當年,由IBM為華為實施IPD流程提供咨詢,打破了華為以部門為管理結構的模式,轉而采用以業務流程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剛推行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華為的研發工程師總覺得IBM的顧問不了解華為的實際情況,所以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改進意見。
顧問工作一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任正非出面,提出“削足適履”,為變革定了調,嚴格按照顧問的意見執行,先固化、后僵化、再優化,不改變思想就換人,這對IPD流程變革的成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直到今天,很多企業的變革半途而廢,其實就和領導者在變革態度上的不堅定有很大關系。IPD流程的導入,令華為實現了巨大的成功。主管華為研發的二把手李一男離開華為創辦港灣網絡的時候,帶走了華為研發的很多干將。若是其他公司,估計研發體系就崩潰了,但華為沒有,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IPD流程帶給華為的價值。
不依賴個人,而是依賴組織的成功,恐怕是每個追求成功的企業家夢寐以求的,華為做到了。之后華為相繼啟動集成供應鏈變革(ISC)、集成財務變革(IFS)、從線索到現金(LTC)的運營管理變革、人力資源變革(HRT),構建了強大的流程型組織。
戰略第四階段:
從100億元到1000億元,突破千億元,華為花了9年的時間。突破千億元,意味著企業必須成為世界級的領先企業。要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客戶的選擇。突破100億元以后,企業會面臨很多誘惑,比如多元化的誘惑,再比如小富即安、專做中小客戶的定位。
華為從2005年起,開啟了面向世界前50強電信運營商的“攻山頭”行動。經過8年的艱苦努力,到2013年,華為成功地成為世界前50強電信運營商中的第47強,而前三強就包括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可以說,排除政治因素,華為實現了頂級客戶的全覆蓋,這就是邁向千億元的成功經驗:
當華為能夠攻克世界級頂級客戶的時候,這些客戶就會成就華為一步步地成為世界級的企業。每個優秀的企業都希望攻下世界級的頂級客戶,也希望在100多個國家或地區打開市場,但是很難。華為的成功,是因為它培養出了170個能在不同國家或地區勝任其職的總經理。
優秀的人才儲備使得華為能同時在170個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所以機會來臨的時候,才有能力牢牢抓住。沒有人才,再好的機會在企業面前都是空中樓閣。
是不是在跨過百億元以后再啟動人才培養呢?顯然不是。縱觀30年中國企業成長的歷史,沒有一家偉大的企業是依靠引入外部人才實現持續發展、保持領先地位的。華為在早期就特別注重人才的選拔,人才紅利不斷累積,才能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
如今活躍在華為全球化舞臺上的領軍者們,比如輪值董事長郭平、徐直軍、胡厚崑,以及余承東、何庭波、徐文偉、李杰、丁耘、呂克等,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或者更早加入華為的。
戰略第五階段:
突破1000億元以后,2011年華為推出了“云管端”戰略,圍繞信息和通信技術ICT融合,堅定地往一體化方向發展。
所謂“管”,就是指運營商通信設備領域,這是華為起家的最強基礎,包括我們熟知的5G無線網絡、核心網等。
“端”指的就是終端消費電子,這是網絡設備應用的前端,被消費者直接應用,是能為消費者感知的產品,同樣具有巨大的市場容量,競爭極為激烈。
“云”指的就是系統軟件。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數據消費量級將是互聯網時代的百倍、千倍。
巨大的數據會重構操作系統、云端存儲等高度集中的行業,特別是以無人駕駛為代表的汽車物聯網的出現,會極大改變目前手機數據存儲和運算以G為單位的現狀,直接將數據量級上升到T級別。
除了運營商業務可以做到世界老大,華為手機業務也因2011年的轉型,逐步成長為超越蘋果的世界第二大手機制造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從過去不足百億元營收的終端公司,到2018年消費者業務收入3500億元的世界級消費電子公司,華為手機創造了一個奇跡,這也是華為始終在戰略上聚焦通信行業的一次勝利。
華為手機的成功,證明了華為可以在2B市場上取得成功,在2C市場上一樣可以成功。成功是有共性的,對標學習任何一家先進企業,要尋找的就是這種共性,而不是個性。
華為的運營商業務,通過8年的努力成為世界前50強電信運營商中的第47強;華為的終端消費業務,用短短的7年時間(從2011年轉型到2018年收入突破800億美元),從運營商OEM(定點生產)手機制造商成功轉身為超越蘋果的世界第二大手機制造商,這個勝利不是偶然的,而是華為戰略的必然。
其中,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發揮了重大作用。在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業務中,華為終端緊緊抓住了三類消費者的需求:愛美女性對照相功能的需求,青少年對游戲的需求,以及商務人士與公務員對安全性的需求。
華為與徠卡合作構建了照相功能的頂級應用,牢牢抓住了愛美女性的剛性需求,美圖之類的軟件和手機也逐步退出了市場。
華為自主研發鴻蒙操作系統和麒麟高性能芯片,手機軟件性能因此得到了提升,直接將一部普通手機的性能提升到了游戲手機水平,牢牢抓住了廣大青少年的需求,將競爭對手的高端游戲手機逼入了死角。
華為手握核心技術,它的高安全性,受到了中國廣大商務人士和公務員的青睞。在不同細分人群上,華為都做到了極致的功能體驗,讓客戶無法拒絕產品,想不成功都難。
4月20日,華為宣布已實現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并完成對舊ERP系統的替換。華為展示的合作伙伴名單包括:世界5A品牌用友網絡、金蝶國際、奇安信等。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4月20日的表彰會上表示,MetaERP的建設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只有開放才能創新,只有合作才能繁榮。
2021年9月25日晚,終于“回家”的孟晚舟,在深圳機場感言:“祖國是最堅強的后盾!”
就在孟晚舟抵達深圳機場的6小時前,大美無度世界500強和世界5A評級,在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宣布:華為榮獲第七屆《世界5A》“世界500強”榜首。
很多朋友問我,“怎么安排的這么好?”我說:“評級技術無國界,評級機構有祖國。”
作者簡介:魏義光,中共黨員,1984年軍事院校畢業。1988年軍隊轉業在杭州市政府工作,2016年退休。40年著《品牌中國夢》等20余部著作。1985年3次勘察的下邳故城遺址,2019年國務院核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解史上第一風水大師黃石公《青囊經》,著《風水第一書》(六卷),為浙江大學、世界500強等解讀易經風水千余場次。
魏義光承諾:文中所涉均有依據,若有疏漏由作者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