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界5A高質量評級
提示:2022年8月1日,我參加退役軍人座談會。會上楊兄(我一直這樣稱呼他):“世界5A高質量發展評級,八年前就到美國發布高質量的世界500強榜單,大美無度為國人爭光,我為之驕傲。”錢老弟(他不愿意公開姓名)說:“大美無度,這個名字好,源于《詩經》,吉利喜慶有意境。不僅響亮、朗朗上口,而且在國際上能體現出中國文化、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大美無度世界5A高質量發展2023年4月26日杭州發布:美國英特爾Intel獲評2023年第九屆《5A高質量》“世界500強”第73位。
幾年來有兩種很主流的認識:一是風口論,認為即便是一頭豬,只要處在風口,也會飛起來,而持有這一類認識的多是互聯網企業。另一種認識是悲觀論,萬念俱灰,認為應該逃離,覺得被顛覆被淘汰,而持有這一類認識的多是傳統企業。
這兩種認識我都不認同,因為在我看來,不存在風口期,其核心還是企業自己是否具備能力,應對環境,把變化轉化為機會。
經濟有起有落,低潮期很常見,這是一種常態。技術與顧客需求的改變,本身就是企業需要面對的情形。不同的是,一輪接一輪的變化更加快速,更加不確定。就如冬天來了我們應該加強保暖,還強筋健體提高低于嚴寒的能力。
在處理器領域,AMD是英特爾(Intel)的競爭對手。AMD曾經是處理器市場的霸主,一直專注于核心產品的研發,并且多次采用冒險的激進策略企圖彎道超車,如在CPU的研發中曾經誤判形勢走多核堆疊的路線,但這個方向到現如今才在軟件、游戲中開始普及多核優化方案。
AMD不注重品牌建設是行業中很多人的共識,不少AMD“粉絲”為此扼腕嘆息,甚至戲稱其為“農企”,以諷刺其只專注于“耕耘”產品,而忽略高質量發展品牌。AMD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一直忽略構建符合其定位的品牌形象,在市場行為中也暴露了其陷入“產品即品牌”的認知陷阱,僅圍繞降低價格、提高性價比和研究產品功能利益做文章。
反觀英特爾,一直重視品牌形象及品牌價值的塑造。自2015年起,英特爾開始了從內有英特爾“Intel Inside”到在其“芯”享受非凡體驗“Amazing Experience Outside”的品牌戰略上的轉型升級。
英特爾作為中央處理器廠家,其產品是看不見摸不著、隱藏在計算機深處的硬件,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是空中樓閣式的概念。因此,他們為了改變消費者在品牌認知中的“計算機內的硬件”的具有疏離感的品牌印象,將產品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定位面向消費大眾展示非凡、年輕、朝氣蓬勃的全新品牌形象。
英特爾這一舉措,從而與消費群體,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實現全新的溝通。這只是英特爾重視品牌戰略的縮影。正是因為英特爾格外重視品牌建設,才產生了深遠的品牌價值效應。早年的時候,甚至在奔騰4處理器產品相對其競爭對手AMD的產品有嚴重劣勢的情況下,英特爾還能通過品牌影響力力壓AMD一頭。
2017年AMD推出銳龍Ryzen處理器,其優越的性能在初期看似能夠打破市場格局的價格優勢。但財報依舊不盡如人意。
硅谷品牌策略專家麥肯納曾說過:“如果專注于某種產品屬性,你最終會被超越。”競爭者隨時都有機會推出更優越的產品,這個時候如果僅僅基于產品屬性去經營,那消費者所認同的就僅僅只有產品的功能性價值,而沒有情感價值、品牌價值的共鳴。一旦產品功能方面有所落后,銷售就會受到影響,這種錯誤將造成企業的市場策略的容錯率極其低下。
如今,隨著互聯網產業鏈及生態鏈成型,產品與服務已經不再拘泥于實體。互聯網平臺的電商產品服務,成為銷量日益增長的習慣后,人們不僅在消費實體產品,同時也享受著互聯網產品帶來的便利。諸如手機打車、共享單車、網上訂餐、資訊媒體、社交軟件等,這些產品影響到我們的衣、食、住、行,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時,互聯網也改變了產品銷售的傳統渠道,實體產品銷售現如今也大多采用線上平臺、線下實體終端雙管并重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決定了消費者與產品溝通的環境,因此充分了解產品渠道屬性是制定品牌策略不容忽視的考量點。產品屬性決定了品牌在傳播中,對于功能性和情感性兩者利益主張的權衡。
通過與消費者接觸的各個點,去建立品牌認知、忠誠度,既是產品屬性的集合,也是產品差異化的體現,它決定了品牌策略、品牌形象構建的出發點。
全球負有盛名的設計顧問公司(LandorAssociates)創始人沃爾特·朗濤說:“產品制造于工廠,品牌創造于心智。”產品是指能夠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
品牌設計的基本目的是圍繞產品展開的對其價值的傳播。因此,做品牌首先要充分了解品牌產品的核心價值,包括產品屬性與品牌要素,這是建設品牌、創造品牌形象設計的基礎。
很多品牌塑造能力弱的企業,在市場行為中分不清產品和品牌的區別,陷入產品即品牌的策略陷阱,只懂得在產品的功能性價值上做營銷,而忽略了品牌真正增加核心競爭力的部分,即創造品牌價值。這些企業雖然宣稱重視品牌建設,實際上在市場行為中依舊把重點放在單純的產品利益上。
產品與品牌是互相依存的共同體的關系,重視產品,特別是產品的高質量是不僅是必須的,而且質量永遠是品牌的基石。而品牌應該是建立在產品之上的差異化定位主張,不是產品即品牌。
關于品牌的本質,我在《品牌中國夢》中,始終強調其本質就是建立信任關系。利用其構建品牌價值的差異化策略,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運用信任的方式傳達到市場,這是突破品牌困境的大法則。品牌是產品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是用以區別于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的識別符號,旨在打造能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超級印記。
企業在制定品牌戰略時,容易犯兩個錯誤:一是把戰略目標當作戰略的全部。只有目標,沒有方法,執行起來必然會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被過程帶著走是必然的,結果可想而知。二是不堅持執行戰略。其實堅持執行戰略和制定戰略同樣重要,絕大多數情況下,不花上十二分的力氣、不突破自己的耐力極限是不可能達成目標的。
作者簡介:魏義光,中共黨員,1984年軍事院校畢業。1988年軍隊轉業在杭州市政府工作,2016年退休。40年著《品牌中國夢》等20余部著作。1985年3次勘察的下邳故城遺址,2019年國務院核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解史上第一風水大師黃石公《青囊經》,著《風水第一書》(六卷),為浙江大學、世界500強等解讀易經風水千余場次。
魏義光承諾:文中所涉均有依據,若有疏漏由作者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