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品牌的世紀。魏義光在《品牌中國夢》中說:“得品牌者得天下,無品牌者寸步難行?!比粢獦嫿ㄆ放?,必須首先認識品牌。
品牌需要廣告,但廣告不一定打響品牌。
魏義光在北京新聞發布會上演講
品牌需要廣告,無需贅言。廣告不一定打響品牌,不能不說。2016年3月15日《網易》有一篇題為:“為什么說成龍代言的企業都倒閉了”。該文稱,有一種企業的死亡叫“成龍代言”。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閉了;代言愛多VCD,愛多老總坐牢了;代言汾湟可樂,汾湟可樂沒了;代言開迪汽車,全國才賣九百多輛;代言霸王洗發水,被查出霸王致癌了;代言思念水餃,被檢出含病菌而下架了;代言日本三菱汽車,結果發生召回事件;代言泰禾院子,泰禾北京院子著火了;然后擔任中國禁毒形象大使,兒子吸毒了……
2017年9月6日,《搜狐》盤點: 那些曾經上億砸下央視標王的企業,后面都是怎么沒落的?誰能想到,兩年前以7000萬一舉拿下央視春晚第一標的樂視,現在的境況居然如此慘,資金鏈斷裂,賈躍亭外逃,就連董事長一職也交由給了孫宏斌。其實不僅僅是樂視,從多年前的秦池、孔府宴,到后來的愛多VCD、熊貓手機,這些當年的央視標王們,現在都已死得干干凈凈了。
當今的我們每個人通過手機和自媒體都可以發出信息,我的一個微信群不到500人,一天竟有2000條+新消息。為了吸引市場的注意力,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在不停地發聲、不停地向外界推廣,企及通過“朋友圈”營銷自己,這是品牌運營所必須的,也是品牌傳播的初級形式。但是一個企業或品牌自我推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自己無論怎么說、說什么,包括任何形式的廣告,都是“王婆賣瓜”,可信度低,難以真正建立信任關系。同時,廣告也會因信息過剩導致效果差,并且廣告宣傳稍有不慎就會有觸犯法律的風險,因廣告不當被處罰時有發生。事實上廣告宣傳對于信任關系的建立收效甚微。無數企業家感嘆:“以前做廣告還有點效果,現在無論在哪里做廣告,一點用也沒有!”“請明星代言,花了很大代價,也沒用!”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個企業如果要吸引市場關注,依靠廣告提升品牌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請關注“魏義光說妙”
原文刊載于《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
責任編輯: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