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發布者《大美無度》全球榜:中國互聯網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數字技術應用等,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然而在野蠻生長的背后,市場資源不斷向頭部品牌集中,各大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低價擠壓攤販生存空間。在團購、打車、外賣、共享單車之后,賣菜幾乎成了互聯網的又一個風口。
《大美無度》執委會副秘書長李兆奇發布現場
針對互聯網電商企業的亂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去年12月緊急推出“九個不得”新規,網友們也紛紛指責互聯網企業的眼里只有賣菜和放貸。
魏義光指出,互聯網企業應摒棄燒錢補貼、圈地競爭的傳統套路,牢記星辰大海的夢想和責任,才是互聯網企業成長的根基。
蘿卜青菜還是星辰大海
2020年末,熱點話題之一非“社區團購”莫屬。拼多多、滴滴、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互聯網企業,紛紛全員下場“賣菜”,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直接或間接入局社區團購,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一時間互聯網新舊勢力一同躋身“賣菜”戰役,燒錢補貼、圈地競爭的套路再次上演,“買菜生意”成為資本競相追捧的頂流。
尤其是在互聯網巨頭瘋狂補貼的攻擊下,一些依賴社區固定客流的菜商小販失去了生存空間,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甚至已經累及菜農和養殖戶。為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緊急推出“九個不得”新規,加強對惡性競爭的監管。
魏義光說,在中國互聯網巨頭瞄準“菜籃子”,熱衷于“賣菜”的時,同為互聯網科技的美國企業正輪番上陣竭盡全力爭奪“量子霸權”。
如此巨大的反差,讓互聯網企業的“社區團購”大戰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除了對于底層菜販群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期待。一邊是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一邊是燒錢圈地的瘋狂擴張,當民意如潮水轉向,縈繞在互聯網巨頭身上的光環開始逐漸暗淡,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時代使命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引發了全社會的激烈討論。
燒錢競爭模式不可持續
中國互聯網行業習慣于通過補貼燒錢、獲取流量形成壟斷,進而賺取壟斷利潤。但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不僅會對社會資源造成浪費,對于品牌形象來說也是一種消耗。新華網1月14日所撰文指出,互聯網巨頭“殺入”社區團購,堪稱新時代的“圈地運動”,這種“降維打擊”不值得驕傲。
人民日報1月13日報道文章也指出,對于商家和消費者來說,“團購買菜便宜,但都是‘燒錢’燒出來的,只有大平臺能這么做。”家住南方縣城的小梁近期在考慮是否要成為互聯網巨頭旗下社區團購的“團長”,但提成補貼的可持續性讓他擔憂。“大平臺的補貼總是一開始高,用戶多了,補貼就降下去了。”
互聯網企業燒錢模式從2010年的團購大戰開始,十年間輪番上演。2017年,共享單車開始燒錢混戰,“共享概念”風靡一時。但是短短幾年間,共享單車留下一地雞毛。許多共享單車淪為城市中的垃圾,僅存的幾家企業也在悄悄地漲價。混戰開始時,人民日報就曾評價共享單車資源浪費,不計成本擴張怎能騎遠?面對如今共享單車悄悄漲價的行為,人民日報再次指出,共享經濟要想走得更穩、行得更遠,還要靠創新力量做支撐。一方面是主流媒體的不斷勸導,一方面是燒錢大戰后留給消費者的一地雞毛,近年來此起彼伏的燒錢行為,無一不在消耗著互聯網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也使得輿論對其包容度越來越低。
“夢想+責任”才是互聯網成長的根基
魏義光指出:互聯網企業之所以熱衷“賣菜”,除了看中社區團購的利潤外,更重要的是在未來市場中所帶來的客戶流量和品牌影響力。但是,互聯網企業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一個企業是有社會責任的。一個品牌的成長,不僅要有星辰大海的夢想,更要勇于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時代使命。特別是在西方國家肆意打壓、制裁中國科技企業的時刻,在企業短期利益和時代使命之間,中國互聯網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到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雖然中國互聯網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關注正在不斷增加,但目前國內互聯網企業的業務范圍仍大多集中于生活服務領域,鮮有進入生產領域的企業,在基礎研究領域、高精尖科技領域的投入也較少。未來,中國互聯網企業要想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重要的還是要圍繞硬核科技做文章,單純的依靠燒錢補貼、圈地競爭不可能持續。
人民日報去年12月11日評論說;“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人們更加期待互聯網巨頭在商業模式創新的同時,能夠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聲明:世界500強發布者《大美無度》全球榜(區域+行業+屬性)驗證發布:AAA信用;AAAAA品牌;世界500強;十大品牌;品牌價值,等。布局:AAAAA品牌城;品牌授權;母嬰護理+家政服務平臺全國連鎖;廣告新設計平臺全國連鎖。若未經書面授權而擅自使用其發布內容,所造成任何后果(包括被國家市場監管部門處罰),均由擅自使用者負責。
責任編輯:《大美無度》全球榜執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