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顛覆傳統品牌價值測算路徑 品牌價值大數據說了算
阿里巴巴品牌價值6895.57億元、工商銀行品牌價值4511.52億元、建設銀行品牌價值2836.26億元等等。這是12月16日在北京揭曉的由中誠信品牌實驗室“算”出來的2016年度“中國品牌發展50強市”暨“中國品牌1000強”排行榜。
揭曉結果顯示,北京以144個品牌之多名列“中國品牌發展50強市”榜首,中國品牌前十強,除阿里巴巴在杭州外,其余都在北京。
從品牌數量的城市分布看,北京占據144席,比其他城市高出幾十倍;上海以57個品牌位居第二;深圳以49個品牌位居第三。在企業方面,阿里巴巴以品牌價值6895.57億元位列中國品牌1000強的首位,工商銀行以品牌價值4511.52億元位列第二,建設銀行以品牌價值2836.26億元位列第三。
那么,這些品牌價值是如何算出來的?
“我們選擇了影響品牌價值的定性和定量兩大類指標,對各要素賦予一定的權重,構建一個品牌價值的云演算系統軟件,利用大數據就可以有效地對品牌價值進行具體的量化。”中誠信品牌實驗室亞太品牌部部長李兆奇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由中誠信品牌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這套品牌云演算系統,按照5方面要求、9個要素、30個指標、經5步演算后,再通過功能矩陣驗證,可在線演算任何品牌的價值。
據記者了解,這來之不易,中誠信品牌實驗室歷經十年磨礪才自主研發了這套“品牌引擎演算模型”。
“大數據時代,一個品牌價值幾何,要用大數據說話。”李兆奇說。
據中誠信品牌實驗室統計,全球3%的國際品牌企業,卻占據了40%的國際市場份額,這些品牌幾乎涵蓋了全世界的每個國家。
“品牌演算可以客觀、公允地反映一個國家、地區、企業品牌的多與少、價值的高與低。”李兆奇向《華夏時報》記者說,品牌無論曾經多么強大、多么輝煌,若不跟上時代的步伐,都會被淘汰。
“未來運營品牌最重要的方法是不斷與客戶溝通、互動。若對客戶的聲音沒有響應,品牌是打不響的。”品牌研究專家魏義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一個成功的品牌應該是一系列要素的組合,是一個系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消亡。
“品牌強則城市強,越強勢的品牌創造的價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越高。”魏義光說,沒有一大批知名品牌做支撐的城市,經濟無以言強。國家也是如此,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的背后往往有一批崛起的品牌,在韓國如現代、三星、LG等一批優勢品牌,在中國有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聯想等優勢品牌,均對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在魏義光看來,品牌事關企業的盛衰成敗,事關產業的前途命運,事關城市的繁榮發展。或正是這樣,國務院今年6月印發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明確指出,“品牌是企業、地域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品牌發展之路,引導企業確立品牌意識,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延伸品牌。”
“新經濟新常態,品牌已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和提升市場影響力的核心要素,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魏義光說,未來的營銷是品牌的戰爭。